錨桿加固與靜壓樁托換加固的特點
許多民用住宅樓在90年代左右由于受到當時造價的限制很多都未打樁,基礎形式大都采用...
許多民用住宅樓在90年代左右由于受到當時造價的限制很多都未打樁,基礎形式大都采用條基或筏基。到現在也有二三十年了,受時間的影響及外界干擾因素的影響(如鄰近建筑物施工等)使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房屋產生了不均勻沉降,從而出現墻身開裂、傾斜率過大等問題,有的甚至成為危房。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如何既經濟又適用地對這些房屋進行加固或糾偏已成為當前極迫切的問題。現在就來給大家介紹錨桿加固與靜壓樁托換加固的區別特點。
錨桿加固
(1)錨桿材料應滿足設計要求,錨桿下料長度根據中巖墻厚度、錨桿布置和距離確定。墊板尺寸滿足設計要求,螺帽采用球形底部。
(2)鉆孔。按設計要求定位、標記,鉆孔方向宜與巖面垂直。鉆孔位置允許偏差15mm,深度允許偏差±50mm.
(3)注漿、安插錨桿。用注漿管向孔內注漿,注漿壓力不應大于0.4MPa,注漿管應插至距孔底50~100mm處,水泥砂漿注入,緩慢拔除注漿管,隨即迅速插入錨桿體。
(4)施加預應力。貫通錨桿施工時,在先行洞錨桿鉆孔內水泥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后,通過扭力扳手對錨桿施加力進行初張拉,施加預應力為設計值的50%;后行洞開挖暴露出錨桿端部的螺帽,通過扭矩扳手施加預應力至設計值,然后對先行洞錨桿補拉至設計值。每根錨桿除砂漿錨固段外,按設計有張拉自由段,用塑料套管保護。施工前應在洞外標定出扭矩扳手力矩與錨桿拉力的關系。
錨桿靜壓樁托換加固
在基礎沉降小的建筑物一側,設置若干個沉井,沉井內預留4~6個成扇形的沖孔,當沉井到達預計的設計標高后通過井壁預留孔用高壓水槍伸入基礎下進行沖水,泥漿水通 過沉井排出,而泥漿排出的過程即是對建筑物糾偏的過程。當建筑物的傾斜率達到預定的范圍后,即可用千斤頂將樁逐段通過基礎中開鑿的壓樁孔壓入土中,再將樁與基礎連接在一起,從而達到提高基礎承載力和控制沉降加固的目的。